-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2010年12月17日—26日,浙江省首期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成功举办,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浙江工业大学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力求为第一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的学员提供最优越的条件,以确保培训班的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是浙江省首期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作为初次尝试,主办方特意控制了培训规模,原定培训名额45名,但报名情况十分踊跃,最后经多方协调,最终参加本次培训的人数为89人。正如一位学员所说:“在浙江省内举办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全省培训史上还是第一次,本身意义就非同寻常。另作为基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参加这次学习,有机会与同行进行经验交流,聆听著名教授的教诲,这对自己来说是非常幸运的。”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各个行业,有的是民间体育协会的代表,有的是社区体育指导志愿者,有的是高校的体育教师,有的是基层的体育局群体处的干部,有的是企事业单位的文艺干事,大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但怀揣同一个梦想来到这里,希望能学有所成,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培训班的开办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浙江省体育局和浙江工业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浙江工业大学专门成立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组”,组长由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杰担任。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充分,领导、教授及专家就课程内容进行了多次研讨;校公管处、后勤集团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浙工大体军部从计划、组织、协调等方面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并多次与省体育局协调各种准备工作的进展。
培训期间,浙江省体育局李云林局长、杨平原处长等领导到场并讲话,并与学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互动,就学员关心的一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幽默风趣的解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结业典礼上应祖民副局长对于本次培训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给在坐的各位学员提出了期望,“希望各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我省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骨干队伍,作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社会基础,能为提高我省人民的健康素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培训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并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师资规格高:此次培训班师资队伍集结了省内的著名教授及知名专家,有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化学学会颁发的“开拓贡献奖”的著名生理学家华明教授;有中国家具业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理学会理事、浙江大学体科所所长王健教授;有世界休闲协会理事、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凌平教授;有中国体育战略发展研究会委员、宁波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丛湖平教授;有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浙江省教学名师李建设教授等等。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全体学员在短短十天里,接触了大量的新名词、新概念、新思想、新知识。
2、学员素质高:本次培训班学员主要有来自全省23所高校的教师、各地市体育局的领导和各基层协会的主要骨干,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体育工作的经验,全体学员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于国民的热情、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风圆满地完成了培训课程,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
3、培训起点高:借鉴几所做的较好的老培训基地多年来在教学、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做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社体中心对培训工作的任务要求,为我省从体育大省到体育强省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组织保障这个培训目的,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本次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充分,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拓展,尤其技术教学在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民间体育如太极、八段锦等的同时,积极的引进了猎狐跑、极速飞碟等一些时尚绿色体育项目;在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中,针对学员的实际需要,结合大纲要求,精心安排,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首期培训班圆满结束,并达到预计目标。经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评审委员会审定,全部学员都取得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